但截至目前,两大行业的去产能进展已并不理想。
重点检查地方政府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文件的情况。五是研究提出本省(市)改进民间投资工作方案情况。
重点督导地方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深入查找分析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原因,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银监会等部门组成7个督导组,分赴北京、辽宁、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青海7个省(市)开展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导。据了解,实地督导时间为5-10天。各督导组将采取听取情况汇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专题研讨和查阅文件资料等多种方式,对有关地区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总体情况做出评价、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向地方政府反馈督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的意见建议,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总形成综合报告报国务院。今年5月份,国务院开展了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
四是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重点督导地方政府针对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检查,举一反三,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多点支撑区域格局强化,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引领作用明显,工业和投资增速均快于全国。
自贸试验区69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上半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6.7%,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平稳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蓬勃兴起,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业创新日益活跃,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企业更加重视创新投入、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上半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1%。服务业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以第三方物流、研发设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协调主要体现在供需、产业、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涨幅为2.1%。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家庭困难学生和困难地区免学费等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解决近12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比上年增加约50%。
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88.6亿美元,增长58.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推进,建立健全扶贫考核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全面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上半年扶贫小额信贷惠及120万贫困户。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68.8%。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取得早期收获,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9列,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合同金额同比增长37%。
下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坚强领导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需求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升,居民消费升级势能持续释放,住行、信息、旅游、文化等消费表现抢眼,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随着产能过剩行业生产和投资增长明显放缓,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创新主要体现在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成长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实现了十三五开局良好起步。下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坚强领导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取得早期收获,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9列,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合同金额同比增长37%。顺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88.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39.7%,工业机器人增长28.2%,光纤增长28.2%,太阳能电池增长28%,智能电视增长20.5%,城市轨道车辆增长19.1%。平稳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服务业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以第三方物流、研发设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企业更加重视创新投入、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上半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1%。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
主要指标走势平稳,均符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蓬勃兴起,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业创新日益活跃,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活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推进,新设市场主体日均超过4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4万户,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今年以来,面对困难增多、挑战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符合预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植人心,并转化为实践,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涨幅为2.1%。多点支撑区域格局强化,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引领作用明显,工业和投资增速均快于全国。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经济仍处深度调整阶段,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还需更加努力,必须直面困难、顶住压力、夯实基础,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为巩固和壮大稳中向好势头蓄能增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等社保待遇水平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提高9.1%和15.9%,棚户区改造新开工402万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
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68.8%。协调主要体现在供需、产业、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
供给侧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积极进展,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7%,粗钢产量下降1.1%,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4个月减少,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对脱贫攻坚、农田水利、科技创新等软硬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实际利用外资694亿美元,增长1.5%。
需求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升,居民消费升级势能持续释放,住行、信息、旅游、文化等消费表现抢眼,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延续了一季度平稳增长的态势,上半年经济增长6.7%,其中二季度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
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绿色主要体现在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共享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从营商环境、扩大产业开放、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等方面综合施策,保持和增强我国利用外资竞争力。
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与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重点区域产能合作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家庭困难学生和困难地区免学费等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解决近12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比上年增加约50%。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始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扩大,启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推进,建立健全扶贫考核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全面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上半年扶贫小额信贷惠及120万贫困户。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5%。